四川省202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省际转出和省际转入)工作即将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省际转出是指四川省自学考试在籍考生,将考籍电子档案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转移到其他省(区、市)继续参加考试。
考生本人登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考生端网址,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提交申请数据,完成后向准考证号所属县(市、区)招生邮箱(附件1)或主考学校(咨询电线,邮箱地址详见主考学校相关公告)提交拍照或扫描清晰、完整的电子版申请材料,逾期将不再受理。未提交申请数据或任意一项申请材料均视为转出申请不成功。
考生提交申请前,须认真检查转出申请的相关内容,确保在信息系统中录入的内容和在纸质材料上填写的内容正确且一致,因考生填报错误或提交的材料内容不清晰导致考籍转出错误或转出不成功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以下电子版申请材料均以.j格式提交,文件包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姓名_25.1次省际转出申请材料”。
1.《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转出登记表》(附件3),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姓名_转出登记表”;
2.《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转出材料粘贴表》(附件4),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姓名_转出材料粘贴表”;
4.转入地准考证或转入地在籍证明,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姓名_转入地在籍证明”;
5.转入地课程成绩合格证书或证明,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姓名_转入地成绩证明”;
6.《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笔迹采集卡》(附件5),仅2016年期间参加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考并取得合格成绩的考生需要填写,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课程代码_合格成绩_合格考次(2016年1月为16.3次,2016年4月为16.1次,2016年10月为16.2次)”,2016年以前或以后合格的无需填写。
(1)考生提供的拟转入省(区、市)考籍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与我省不一致,照片不为同一人;
(2)我省考籍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照片)不全或与有效居民身份证件信息不一致;
(3)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或申请材料所填写的课程内容和数量与在信息系统中申请的课程内容和数量不一致;
(5)已经取得某专业全部课程合格成绩的考生,只能在我省申请办理毕业证书;
(7)实践性环节考核成绩须与对应的理论课程成绩一并转出,未取得理论课程合格成绩的实践性环节考核成绩或单独设置的实践性环节考核成绩不得转出;
1.通过我省审核的转出申请,将由省教育考试院在教育部本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转出业务开通时间(2025年3月1日至10日)内统一进行考籍电子档案的转出;预计3月10日以后,考生可按拟转入省(区、市)相关规定办理转入确认手续,具体可关注转入省(区、市)发布的通告。
2.转出申请提交后,对应我省准考证号的考籍状态即为“已转出”,考生可继续使用该准考证号在我省申请办理省际转出和课程免试,但不可办理省际转入和进行课程报考。
3.本次转出成功的考籍电子档案若被拟转入省(区、市)退回,考生在我省的转出审核结果将由“审核通过”统一调整为“审核不通过”,预计2025年4月3日以后考生可登录我省信息系统查询最终办理结果。转出不成功的考生可继续使用我省准考证号进行报考和申请办理其他业务,或在下次规定时间内重新办理省际转出。
省际转入是指其他省(区、市)自学考试在籍考生,将考籍电子档案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转移到四川省继续参加考试。需办理省际转入的考生应先在转出省(区、市)办理省际转出手续。
在拟转出省(区、市)成功办理考籍电子档案转移,且拟转出省(区、市)将电子档案在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开通时间(2025年3月1日至10日)内发送至我省的考生,原则上需本人到我省准考证号所属县(市、区)招生或主考学校现场对转入相关信息和结果进行确认,无需在信息系统中提交申请。
1. 考生在我省的注册专业应与拟毕业专业一致,不一致应提前向准考证号所属县(市、区)招生或主考学校申请更改;
3.申请转入的合格课程必须为全国专业考试计划现行的课程名称和代码。若为全国专业计划调整前的课程名称和代码,必须在拟转出省(区、市)办理转出前先调整为现行的课程名称和代码;
4. 考生须先在我省的注册专业下取得专科5门或本科4门(不包含免试课程、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课程合格成绩;
5. 转入我省的电子档案信息以拟转出省(区、市)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交换的电子档案为准。
(1)考生提供的拟转出省(区、市)考籍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与我省不一致,照片不为同一人;
(3)毕业论文成绩、免试合格课程、未取得理论课程合格成绩的实践性环节考核成绩或拟转出省(区、市)单独设置的实践性环节考核成绩;
(4)考生在拟转出省(区、市)取得的2016年及以后的课程合格成绩未采集笔迹信息;
1.省教育考试院将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接收的转入档案进行集中审核,审核通过且完成转入确认的电子档案我省将予以接收,预计2025年4月11日以后考生可登录信息系统在考籍信息中查询;
2. 若考生申请转入的合格课程在我省考籍下已有合格成绩,则以高分计入考籍;
3. 不符合省际转入规定或未提交转入确认材料均视为转入不成功,电子档案将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退回至拟转出省。
1.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不能对电子档案中部分课程进行接收或退回,因此电子档案中凡存在不符合转入条件的课程将全部退回,建议考生认真学习两省转考政策,确保转考信息完整、准确、有效,避免重复多次办理。
2.2016年以前在其他省(区、市)办理了考籍档案(纸质档案)转移至我省的考生,若需在我省使用档案中的合格课程,可申请办理课程免试业务,无需办理省际转入。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成都本地宝升学】,关注后回复【自考】可查看四川自考最新公告,直达2024年四川省自考成绩查询及复核入口、毕业申请、查看分数线和课程调整等。
四川省202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更改工作即将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5年上半年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报考工作即将开始。为确保本次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四川省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将于11月21日9:00开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四川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前置学历初审和毕业证常见问题解答。
10月27日下午,四川省为期两天的2024年下半年自学考试顺利结束。本次考试全省共有31.88万人报考了72.48万科次,开考课程811门,共设置198个考点,6533个考场。考试总体安全平稳,考试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
2024年下半年自学考试已经于10月27日下午结束,本次考试全省共有31.88万人报考了72.48万科次。
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四川华夏专修学院信访工作的通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四川省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申请工作即将开展,现就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2025四川美术学院本科招生复试资格线四川天府新区学校公共资源向市民开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四川省202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省际转出和省际转入)工作即将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考生本人登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考生端网址,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提交申请数据,完成后向准考证号所属县(市、区)招生邮箱(附件1)或主考学校(咨询电线,邮箱地址详见主考学校相关公告)提交拍照或扫描清晰、完整的电子版申请材料,逾期将不再受理。未提交申请数据或任意一项申请材料均视为转出申请不成功。
6.《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笔迹采集卡》(附件5),仅2016年期间参加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考并取得合格成绩的考生需要填写,命名为“四川省准考证号_课程代码_合格成绩_合格考次(2016年1月为16.3次,2016年4月为16.1次,2016年10月为16.2次)”,2016年以前或以后合格的无需填写。
3.本次转出成功的考籍电子档案若被拟转入省(区、市)退回,考生在我省的转出审核结果将由“审核通过”统一调整为“审核不通过”,预计2025年4月3日以后考生可登录我省信息系统查询最终办理结果。转出不成功的考生可继续使用我省准考证号进行报考和申请办理其他业务,或在下次规定时间内重新办理省际转出。
在拟转出省(区、市)成功办理考籍电子档案转移,且拟转出省(区、市)将电子档案在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数据交换平台”开通时间(2025年3月1日至10日)内发送至我省的考生,原则上需本人到我省准考证号所属县(市、区)招生或主考学校现场对转入相关信息和结果进行确认,无需在信息系统中提交申请。雷竞技(RAYBET)的官方网站雷竞技(RAYBET)的官方网站